破译油气井分布式声学传感(DAS)数据的丰富信息

低频DAS数据主要由来自降压储层产生的应变信号,及流体进入井眼时产生的热学信号主导。随后,可通过多种方法推导出完井储层的生产剖面。(图像由Luna提供)
低频DAS数据主要由来自降压储层产生的应变信号,及流体进入井眼时产生的热学信号主导。随后,可通过多种方法推导出完井储层的生产剖面。(图像由Luna提供)

GEOEXPRO杂志的封面报道中,Henk Kombrink采访了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领域的多位业内专家,深入探讨了一些问题。在这篇在线文章中(共三篇中的第二篇),Henk Kombrink与Luna Innovations的Andres Chavarria一起探讨了光纤传感技术在石油、天然气及其他领域的应用前景。

01—DAS和DTS

目前在石油和天然气井中使用的主要光纤传感技术是分布式声学传感(DAS)和分布式温度传感(DTS)。Andres解释道:“分布式温度传感(DTS)的工作原理相对简单,它主要记录温度数据,而分布式声学传感(DAS)不仅能测量地震信号、声学信号和超声波,还能记录温度。” 他补充说:“这些仪器会接收到大量的信号,这些丰富的数据需要经过适当的过滤,才能传递到需要的人手中。”

由于传统传感器往往体积庞大且可靠性较低,因此光缆被永久性安装在高温高压(HPHT)环境中的应用越来越多。在陆上油井中,光缆通常安装在套管上;而在海上油井中,它们则被附着在生产油管上。

“与传统技术相比,这项技术的真正优势在于能够沿整个井路径进行永久性测量,而不仅仅是在井内的几个位置记录温度和压力数据,”Andres 说道。“对于泄漏检测,光纤是至关重要的,因为通常我们能在几秒钟内确定泄漏发生的深度。此外,光纤的另一个优势是井下没有任何电子设备——它是一种被动传感器,具有非常长的使用寿命。”

光纤传感技术的长寿命和简单设计,使其在二氧化碳(CO2)监测领域受到关注。由于需要长期监测 CO2 羽流,即使注入过程结束后仍需持续监测,这项技术显然在这一领域占有独特的优势。

但这些光缆的预期寿命是多少?Andres 解释道:“目前在现场使用时间最长的光缆已经有大约30年的历史了,不过那是当时的技术条件下安装的。” 他还提到:“我知道在SAGD(蒸汽辅助重力泄油)技术和中东的蒸汽驱油生产中安装的光缆,这些光缆已经运行了至少8年。我不确定它们的状态是否非常理想,但可以肯定的是,它们没有退化,仍然在正常工作。

02—海量数据处理

单井每天产生的数据量可能高达2TB,那么如何处理这些海量数据?这显然是光纤监测行业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相信我,”Andres 说道,“我知道有些公司向我分享了多年的光纤传感数据,但因为没有经过处理,根本没人去查看过。”

“首先,在一定时间之后,”Andres 解释道,“如果分析显示井中没有问题,部分数据可能会被删除。”然而,在做出删除决定之前,这些数据需要被分析。“正因如此,我们近年来的重点是实现实时处理,以便将温度、应变或声学数据及时传递给作业者的相关人员。某种程度上,这归结为能够在数据流中快速发现异常,并对这些异常设置警报。”

那么数据通常会保留多长时间?“这取决于项目需求,有时是几周的数据,有时是一整个月的数据,”Andres 解释道。他继续说:“过滤数据是减少数据量的一个重要方法。例如,一旦你知道气举阀响应的频率范围,就可以通过频率分解将这些信号隔离出来,并将它们保存为完整记录中的片段。这些片段更易于管理,因此可以在油田生产期间长期保存。”

另一种减少需要处理或保存的数据量的方法是降低采样率。“例如DAS系统,每秒会生成数千个光脉冲,假设频率是 10 kHz,”Andres 说道。“特别是在泄漏检测中,我们不需要如此高频率的数据,因此会将采样率降到 0.01 Hz。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低频DAS,结果是原始数据集的大小缩小了很多。

“我们发现,最好的做法是直接在数据采集端进行降频处理,并实时处理数据。将数据先存储到硬盘中再进行处理,会增加一个复杂度,最好避免这种做法。”

03—地热监测

“在地热领域,我们参与了各类项目,从低温到高温的作业都有,”Andres 说道。一个有趣的案例是增强型地热系统(EGS),在这些项目中,通过对储层进行压裂来产生裂缝网络。光纤传感技术在这些项目中用于监测裂缝的位置,这也是美国页岩气领域非常典型的技术。“通过使用光纤传感技术,我们能够照亮裂缝,并观察一个井与另一个井之间的流体沟通。这为这些系统的性能提供了大量的信息,”Andres 总结道。

04—弃井监测

由于光缆在井中的占地面积非常小,那么在井被永久封闭和废弃后,是否可以在井内安装光纤,以便进行泄漏监测?“我知道有几个案例,我们就做了这样的安装,”Andres 说道。“不过,实际上,这类做法应当由监管机构提出,因为可以想象,作业者可能并不热衷于在井被根据规定废弃后,继续对其进行长期的泄漏监测。”他说道:“不过,有时这些光缆在废弃井中的用途不仅仅限于泄漏检测。例如,废弃的井可以用于地震监测。”

05—数据处理分析软件需求

一些公司有自己的软件和分析工具来分析光纤数据,”Andres 继续说道。“我们只提供硬件,其余的由他们完成。而另外一些公司缺乏这方面的专业知识,这时我们可以通过我们的分析解决方案提供帮助。但即使是最有经验的用户,也总有一些数据方面的内容需要以更科学的方式来看待,因为数据的含义并不完全明确。毕竟,这项技术仍然相对较新,发展迅速,导致越来越多的事件需要被检测出来,而这些事件也需要更多的解读。” 

06—实验室物模实验验证

Andres 说道:“引入像光纤这样的新技术并不总是容易的,因为市场上已经有现有的解决方案。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做了大量的流动环路工作,以确保我们能够通过光纤捕获的流动状态能够真实反映井下的流动状态。在地震监测方面也是如此,我们不得不结合使用传统的地震检波器和光纤,验证光纤能否提供与传统方法相同的地层图像。”

不过,随着技术的成熟,一些作业者已经不再需要验证阶段。大多数服务供应商也已经采纳了这项技术,并将其纳入了他们的服务中,这意味着这项技术不再被视为颠覆性创新。

07—光纤技术未来趋势

光缆已经广泛应用于许多不同的领域,从电信、火灾探测到核反应堆等。“对于传统且广泛使用的应用场景,供应商种类非常丰富,”Andres 说道,“但在井下应用领域,情况就截然不同了。只有少数几家公司能够提供适用于这种环境的光缆。这些光缆需要具备耐高温的性能,并能防止碳渗入导致光纤变暗。在这些情况下,光纤涂层和金属管的工程设计是决定性能的关键,而这些设计显然需要投入大量的研发工作。

光纤传感技术仍然有很多研发工作。例如,研究识别不同的流体。“在硬件方面,我们一直在改进技术,例如降低组件的成本和减小设备的空间占用。我们看到很多进展的一个方面是,接收和记录数据所需的探测器数量。现在,多个井的光纤可以接入同一个探测器,从而大大减少了作业的空间占用。”